贫困地区的崛起之路——毕节、安顺试验区创建二十周年回顾与展望

作者: 时间:2013-09-29

 石宗源

 来源:2011年07月29日 《求是》


  1988年,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创建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和安顺“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试验区。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中央各部委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大力支持下,试验区始终抓住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的主题,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埋头苦干、开拓进取,取得了重要成果,一些地方摆脱了贫困迈向小康,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充分发挥了“小试验、大方向,作示范、探路子”的作用。把两个试验区的经验总结好、运用好、发展好,对于毕节地区和安顺市乃至贵州这样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省份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的决策,艰辛的探索,丰硕的成果
  建立试验区,是从当年毕节、安顺的特殊情况出发,立足贵州、着眼长远、服务全局,把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而作出的战略性决策。试验区的改革与发展,是在我国贫困地区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一个开拓创新和实践探索。
  (一)立足实际,整体把握,科学决策。上世纪80年代,国家批准成立了一些特区、试验区,大多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在贫困地区如何进行改革试验却没有现成的路子和可资借鉴的先例。1985年,胡锦涛同志出任贵州省委书记。在这个发展相对滞后的内陆山区省份,他走遍山山水水,足迹遍及当时的86个县(市、区)。针对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经济水平低的省情,为破除观念上的屏障,探索贫困山区的发展新路,走出当时“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的循环怪圈,冲破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他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决定选择地处贵州西北乌蒙山区的毕节和黔中腹地的安顺这两个典型地区,有步骤、分类型地进行改革试验。
  毕节是革命老区,也是典型的岩溶山区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岩石裸露、耕地匮乏、土壤贫瘠,“巴掌宽尺把长、能种一行是一行”,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有“贵州屋脊”之称的毕节赫章县韭菜坪一带历史上有一首民谣:“倮佐大坪子,荞麦洋芋过日子。要吃包谷饭,婆娘坐月子;要吃大米饭,等到下辈子。”1987年,毕节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仅28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4元;人均产粮不到200公斤,每年需国家调进粮食1.5亿公斤,在当时558.86万人口中没有解决温饱的有315万;有147万人和12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水土流失面积达60%以上,森林覆盖率仅8.53%;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1.29‰,文盲半文盲占青壮年人口的50%以上。安顺素称“黔之腹、滇之喉”,历史上曾是贵州西部物资集散中心和商贸要冲。但由于落后的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安顺落伍了———集体工业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老化、负债累累、濒临破产,个体、私营经济微乎其微且受到限制。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胡锦涛同志立足实际,提出了把毕节地区作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在安顺行署所在地的安顺市建立“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试验区的战略构想。随后,毕节试验区于1988年6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安顺试验区于1988年4月8日由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为突出人口问题的特殊重要性,1989年1月又将“人口控制”增加为毕节试验区的又一主题。毕节试验区着重探索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统筹解决贫困和生态恶化的新途径;安顺试验区侧重探索边远贫困山区大力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二)直面困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承认落后、不甘落后,奋发图强、艰苦奋斗,是胡锦涛同志对试验区的基本要求。他强调指出,要勇于探索,奋力进取,知难而进,坚韧不拔,不要遇到一点风吹草动,就犹豫迟疑,发生动摇。在20年改革试验的发展历程中,试验区的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主题,把挑战当成机遇,既注意克服畏难情绪,又注意防止速胜思想,艰苦奋斗,扎实苦干,走出了一条体现改革试验构想、坚持艰辛探索和积小胜为大胜逐步取得重要突破的奋进之路,摆脱了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的恶性循环,走上了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的发展之路。为改变交通闭塞的瓶颈制约,毕节地区下决心从1993年起从微薄的财力中抠出8000万元,采取以工代赈、以粮换工等方式艰苦奋战3年,于1995年建成了毕节东出口17.5公里的高等级公路,被誉为“毕节人民的志气路、幸福路”。并进而争取到省里支持提前建成了贵毕高等级公路,与“志气路”贯通。同时,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争得内昆铁路过境威宁县,结束了毕节不通高等级公路、不通铁路的历史。安顺试验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不争论、不折腾,大胆探索,锐意进取,以发展城镇集体经济和民营经济为突破口,鼓励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持大股,创造了安置费折股、承担债务折股、货币资金配股等多种形式,通过生产要素凝聚,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促进了多种经济成分的共生繁荣。
  (三)20年试验,20年拼搏,20年奋进。试验区干部群众坚定不移的拼搏进取,使改革试验积蓄的能量得以不断释放,在解决农村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等问题和增强发展活力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同1988年相比,2007年,毕节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调升为“二三一”;生产总值从23.4亿元增加到325亿元;财政总收入、粮食总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森林面积分别从3.02亿元、103.83万吨、226元、601.8万亩增加到55.06亿元、244.14万吨、2244元和1366.3万亩;贫困人口由312.2万减少为55.9万;森林覆盖率从9.8%提高到35%。安顺试验区在原先所辖的发展较好的三县一市建制1996年被划出去的情况下,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仍由1988年的12.23亿元、2.17亿元、6.4亿元增加到145.78亿元、24亿元和110.63亿元;旅游业发展为全市最大的特色产业,总收入54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6.9%上升到50.51%。
  在试验中,涌现出一批坚持改革试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典型。毕节市清水铺镇南关村,坡陡沟深,自然条件差,他们利用当地适宜种植柑橘的条件,“种果树、帮民富,保青山、留后路”,走上了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道路。毕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曾是“一年缺盐三个月,广种薄收常断炊”的极贫村,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自觉奋起挖“穷根”,让荒山变成“活银行”,2007年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安顺平坝县天龙镇采取“政府+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的模式,大力发展以屯堡文化为特色,集文化、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十大古村落”、“中国屯堡文化之乡”和“中国屯堡文化研究基地”,2007年旅游总收入1.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88元。安顺市还涌现出了百灵制药、红碟钡业、兴伟实业、金星王啤酒、牛来香食品加工和管元村小商品市场等一批多种经济成分的经济之星。
  二、咬定青山不放松,与时俱进辟新路,锐意探索展宏图
  两个试验区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始终围绕试验主题持之以恒迎难而上,探索出了一条贫困山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贵州特点的改革发展之路。
  (一)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建立之初,胡锦涛同志就要求首先要把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问题解决好,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改革试验的全过程。20年来,试验区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突破不利于生产力发展、不符合本地实际的条条框框,坚决克服满足现状、固步自封、因循守旧、自我封闭的自然经济观念,坚决克服“怕吃亏”、“怕肥水流入外人田”的小生产狭隘观念,注意在完善、配套、用足、用好政策上下功夫。毕节金沙县把保护耕地与计划生育两项基本国策结合起来,实行“人地挂钩”,探索出“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经验;威宁县走“土地—粮食—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路子,实行“投资不乱,渠道不变,资金捆绑,合成治理,各计其功”的多元投入机制,开展乌江源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雨季造林等试验,使生产与生态建设齐头并进。安顺镇宁县利用军工搬迁企业的存量资产和当地资源,引进青岛红星化工集团成立股份有限公司,碳酸钡产销量占到世界市场份额的1/2、居世界第一位,带动了当地采掘、运输和服务业的发展,被温家宝总理誉为“东西合作的成功典范”。
  (二)始终谋求科学发展,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两个试验区改革试验的主题都是带有战略性的问题。胡锦涛同志当时就指出,沿海特区、开发区是解决经济起飞、先富起来的问题,而我们则是继续解决温饱、改变贫困面貌的问题;必须对试验区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对自身的特点有清醒的认识,牢牢把握改革试验的主题,这是决定试验区工作成败的关键。20年来,试验区紧紧围绕主题、深化改革,统筹兼顾、推动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毕节试验区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作为一个整体目标,将物质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以及人口生产力统一协调起来,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在开发扶贫方面,实施了纳雍县“异地安置扶贫和就地移民扶贫”、大方县安乐乡“生态养殖小区”等改革试验,变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在生态建设方面,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和切入点,实施了黔西县“发展种草养畜、增加农民收入及林权制度改革”等试验;在人口控制方面,以控量提质为核心,实施了金沙县“人口和土地制度建设”、织金县“计划生育‘村为主’并延伸到组”等试验。安顺试验区把大力发展城乡集体工业和乡镇企业,鼓励和支持各类合作经济及个体、民营经济的发展等作为重要突破口。1992年,省委省政府又批准成立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安顺地区撤地设市后,又将改革试验扩大到全市范围,通过采取对国有企业改制、引进外来民营资本、引入优强企业控股兼并等政策措施,实现了优质品牌与中小企业的成功嫁接,使沉淀多年的国有资产得以盘活、焕发生机。
  (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这场改革试验既是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人民群众自觉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过程。胡锦涛同志当年就强调,深化改革,最根本的还是靠广大群众,他们是改革的主人。20年来,两个试验区始终坚持尊重实践、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尊重客观规律,把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紧紧统一起来。毕节试验区因地制宜地把发展立体农业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创造了“五子登科”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的经验,即“山顶植树育林戴帽子,山腰栽植物、坡改梯、横耕聚陇栽培系带子,坡地种牧草、绿肥铺毯子,山下大办乡镇企业、庭院经济、多种经济找票子,大田大坝改造中低产田土、兴修水利、推广农业科技种谷子”。金沙县创造的“一套制度作保障、两种生产一起抓”的经验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织金县探索的“打工扶贫”模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为保证“西电东送”而采取“大煤保大电”的做法受到国家西部开发办的肯定,等等。安顺试验区实施“环境立市”,着力打造山川秀美的自然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能干事干成事的创业环境,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组建市政服务中心,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和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成功申报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在军地结合上取得了新的突破。良好投资环境的日益彰显,使一些外来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纷纷落户安顺。
  (四)始终倡导创新精神,不断完善体制机制。20年来,试验区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开拓改革发展新境界。毕节试验区通过多种形式集资开发“四荒”等非耕地资源,激发群众“治山养山”进而“靠山吃山”、脱贫致富;因地制宜推广适用技术,建立科技兴农新机制;开展综合改革试验,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通过在荒山植树造林、治理活冲沟、修筑防洪墙、固沙堤等多种措施,创造了“拦洪于山、蓄水于窖、保肥于土”等经验。毕节市朱昌镇王家冲村抓住国家实施烟水配套工程的契机,探索土地流转、农业保险、专业合作社等办法大力发展烤烟,带动了农民致富。安顺试验区始终把制度创新放在重要位置,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一批老企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五)始终发挥政治优势,广泛汇聚开发合力。早在1988年,胡锦涛同志就在北京邀请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座谈,代表省委、省政府邀请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智力支边协调小组对毕节开展智力支边工作。1989年9月20日,以当时的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为组长的“支援贵州毕节试验区规划实施顾问组”成立。20年来,共有203批1929人(次)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到毕节帮助指导工作,其中国家领导人就有24位;对口帮扶毕节的八个县市,培训各类干部1.75万人(次),帮助劳务输出上万人,兴建“希望小学”、“职业中学”等79所;帮助制定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特色产业、建立项目库、培训人才等重要建议;在全国“两会”上提出涉及毕节试验区的一些重大事宜,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关注。对隆百铁路、贵毕高等级公路、大型电站、毕节学院等重点项目的立项运筹,联系项目68个、涉及资金300多亿元。与此同时,各民主党派中央积极与安顺市共谋试验区发展大计,九三学社中央与安顺签署了合作协议书、农工民主党中央与安顺的合作也已拉开序幕、民进中央引进的拟投资20亿元的南京雨润集团部分项目已落户安顺。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20年如一日共同扶持、帮助贫困地区的改革试验与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新时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攻坚克难、共谋振兴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时期统一战线、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
  三、回顾总结,把握精髓,铺就希望之路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又适逢毕节、安顺两个试验区成立20周年。回顾2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奋进的历史,是人与自然日趋和谐、科学发展的历史,是逐步摆脱贫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基础的历史,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在西部地区的一个有益探索、生动实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两个试验区关键是要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到“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和“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的实践创新中,锲而不舍地铺就一条“欠发达、欠开发”地区走向开放、富裕、繁荣、和谐的希望之路。
  (一)振奋精神,铺就一条边远山区打破闭塞、走向开放的希望之路。继续推进试验区的改革试验与发展,必须弘扬“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围绕把毕节试验区作为“贵州推动科学发展的试验田”、把安顺试验区建设成为“贵州加快发展的经济特区”的定位,着重抓好改革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加大重要项目建设的实施力度,抓紧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坚持硬环境与软环境建设并重,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树立良好信誉,大力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内对外经济合作,不断开创改革试验的新局面。
  (二)坚定信心,铺就一条“欠发达、欠开发”地区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希望之路。两个试验区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一定要按照胡锦涛同志关于“对于像贵州这样的西部省区,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条件、有效益,就要努力加快发展”的指示精神,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坚持好字优先、能快则快,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新阶段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树立“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发展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充分发挥好试验区的试验、示范和引领作用,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使“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三)弘扬传统,铺就一条革命老区艰苦创业、走向繁荣的希望之路。胡锦涛同志当年强调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有好的精神状态,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带领各族群众艰苦创业。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仍然必须坚持发扬革命老区精神,始终坚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拼搏;下功夫总结推广好试验区的经验,让干部群众明确方向、看到前景、增强信心。当前,尤其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以创新促跨越,推动两个试验区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抓紧实施一批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生态建设、农民增收有重要影响的关键项目,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路子。
  (四)同心同德,铺就一条民族地区团结进取、走向和谐发展的希望之路。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解决民族地区一切困难和问题的关键。毕节、安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布依族、苗族、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分别占两个试验区总人口的28%和39%。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既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又要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既要把经济搞上去,又要把社会事业发展好,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国民素质、文化教育等相协调;既要发挥试验区自身的主体作用,又要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援和帮助;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实实在在地发挥试验示范辐射效应,推动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和谐发展,使改革试验与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各族人民群众。
  (石宗源 作者: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贵州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Copyright©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试验区发展研究中心  京ICP备15000288 号